1.3提取工艺设计
通过查阅文献和预实验发现,浸泡时间对挥发油的得率影响不显著。因此,采用的浸泡时间为16h,进行充分浸泡,超声清洗器功率为100W。以料液比(g∶mL)、超声时间(min)、提取温度(℃)、提取时间(h)作为考察因素,因素水平表见表1。
超声时间为15min,提取温度为120℃,提取时间为6h的条件下,料液比(g∶mL)分别为1∶5、1∶6、1∶7、1∶8、1∶9,进行水蒸气蒸馏,收集挥发油,称重,计算野菊花挥发油得率。
分别超声0min、15min、30min、45min后,在料液比为1∶8,提取温度为120℃,提取时间为6h的条件下进行水蒸气蒸馏,收集挥发油,称重,计算野菊花挥发油得率。
超声时间为30min,料液比为1∶8,提取温度为125℃,提取时间设为4、6h、8h、10h、12h,探究提取时间对野菊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。
超声时间为30min,料液比为1∶8,提取时间为8h,提取温度为115℃、120℃、125℃、130℃、135℃,探究提取温度对野菊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。
2结果与分析
2.1料液比对野菊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
在超声时间、提取温度、提取时间3个因素都不变的条件下,改变料液比对野菊花挥发油的得率有一定的影响。由图1可以看出,料液比为1∶8时候野菊花挥发油的得率最高。
2.2超声时间对野菊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
由图2可知:在料液比、提取温度、提取时间3个因素都不变的条件下,改变超声时间,发现超声30min时,野菊花挥发油得率最高。
2.3提取时间对野菊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
通过图3可以看出,提取时间在8h之前,野菊花挥发油的得率提高的趋势比较明显,在8h时得率已经到达一个较高水平;提取时间从8h增加至12h,挥发油的得率仅仅增加了0.0065%。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野菊花中挥发性成分含量有限,随着提取时间增长,挥发性组分减少,大部分挥发油已经提取出来,所以当时间超过8h之后,野菊花挥发油的得率增加缓慢。此外,野菊花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蒸馏出来,在8h之后,野菊花挥发性成分在空气中挥发的量与蒸馏出来的量相当。因此在提取时间达到8h之后,野菊花挥发油的得率增加缓慢。从节省时间成本上考虑,选择提取时间为8h时为最佳。
2.4提取温度对野菊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
图4结果显示,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,野菊花挥发油的得率呈上升趋势,由预实验得出料液在120℃时微沸,在低于120℃时蒸汽量极少,野菊花中挥发性成分是伴随蒸汽被带出来的,因此野菊花挥发油的提取量与水蒸气的量呈正比。但是到达130℃之后,随着温度的升高,挥发油的得率不再继续增加,此时挥发油的提取量不再受蒸汽量的单一因素影响。温度较高时,容易出现暴沸甚至烧结现象,前者会导致回流冷凝装置超负荷运行,无法及时冷凝,使一部分挥发油损失;后者则可能影响挥发油的质量。另外,温度过高也会使实验过程不稳定,存在安全隐患。为了防止烧瓶瓶壁上出现烧结,使料液混合充分,增加野菊花与蒸馏水的相互作用,在整个实验中采用磁转子进行搅拌。综合考虑,提取温度为130℃为宜。
3结论
从料液比、超声时间、提取时间、提取温度4个方面探讨了野菊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,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:料液比1∶8(g/ml)、超声时间30min、提取时间8h、提取温度130℃,此时野菊花挥发油的最大得率为0.411%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中国食品添加剂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
相关链接:二氯甲烷,硫酸钠,萜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